首页

国产双女王sm

时间:2025-05-26 06:29:05 作者:海外华文媒体行走“三夏” 看“新农人”如何逐梦沃野 浏览量:56520

  中新网运城5月24日电 (杨佩佩 李庭耀)24日,“侨媒连五洲·黄河寻麦香——共话运城乡村振兴”海外华文媒体进运城活动正在举行,其间,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盐湖区“吨半粮田”试验示范基地,和“新农人”一起赏“风吹麦浪”,闻“丰收味道”。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盐湖区“吨半粮田”试验示范基地,和“新农人”一起赏“风吹麦浪”。(无人机照片)  武俊杰 摄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夏粮已经由南向北陆续开镰。随着麦收展开,“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将全面推进。作为山西小麦的最大产区,运城430余万亩小麦陆续成熟。

  盐湖区解州镇曲村种粮大户董会龙便是一名“新农人”,他和妻子两人种植了800亩小麦。在科技赋能农业的时代浪潮下,高效的智能化设备让董会龙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多年来,董会龙通过流转土地,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他给出的土地流转费远远超过农民自家小地块耕种的效益,加之种植效益好,现在都是农民追着董会龙流转土地。近年还引进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并修建蓄水池,实现高效种粮的良性循环。

  在地头旁的一间小屋,董会龙向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介绍了他所提到的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作物的用水、用肥规律以及土壤养分含量情况和环境状况,通过电脑或手机下达指令,即可完成浇水、施肥等管护作业,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

  “800亩小麦共铺设渗灌带80万米,埋在田地1厘米左右,与每块地头控制开闭的电磁阀进行连接。”董会龙说,只需要轻点屏幕,电磁阀就开,800亩地11天就能浇完,每亩地用水25立方米至30立方米。而过去大水漫灌浇地40亩需要40天,每亩地大约需用水80立方米。

作为山西小麦的最大产区,运城430余万亩小麦陆续成熟。(无人机照片)  武俊杰 摄

  董会龙介绍,原来施肥是满田撒施固体肥料,撒施不均匀,不仅浪费肥料,还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现在系统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求施不同的肥料,随水施入,科学精准,每一季种完后,都可以把施进去的肥用得干干净净,不仅省钱,还能让土地更干净。

  除了这套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无人机也是董会龙的新农具。喷洒量小的时候,选择用无人机精准喷洒,实现降本增效。同时,还可以开展除草作业,并对麦田进行精密飞行“观测”,实时传回高清图像与数据,为小麦健康生长“把脉问诊”。

  “现在种田,实现了‘傻瓜式’操作,种‘聪明田’。”董会龙说,随着大型机械、智能化田间管理系统、无人机的全面应用,让种田有了新模式,不仅成本大幅降低,还实现了粮食增产。

  多年的种植经验不仅让董会龙成为一名种粮大户,而且在高科技农业设备的帮助下,他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发明家”。他在小麦和玉米的播种器上加装滴灌带铺设器,实现播种铺设滴灌带一次完成,减少了铺设滴灌带的费用。

在高科技农业设备的帮助下,董会龙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发明家”。  向上 摄

  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加持下,董会龙领办的金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已拥有先进大型主机具35台、植保无人机12架、其他各类农具170余台(件),与500多户农户签订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新农人”的故事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频频点赞。香港新闻社总编辑刘林表示,从分散种植到规模化生产,以科技赋能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绿色方向转型,这里的多年实践,破解了农业发展在农机使用、种植品类、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传统桎梏,提升单位面积综合效益,是现代农业的典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质生产力助力新疆油田加快走入绿色转型之路

西宁9月7日电 (祁增蓓 丁树明)记者7日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公司”)获悉,日前,该公司西宁工务机械段引进的SQS-300X型清筛机首次对青藏铁路西格段申中特大桥完成80米的机械化清筛施工作业,标志着青藏铁路桥梁隧道清筛进入机械化时代。

香港特区政府为杭州亚运会中国香港代表团举办返港欢迎仪式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合规经营提示:玩具和学生用品生产、销售单位:一是要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按要求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持续防范化解质量安全风险。二是生产、销售纳入CCC认证范围的产品,要确保产品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并标注CCC标志,保证产品信息与对应的认证证书信息一致。三是要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查验供货商的经营主体资格,建立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留存进货凭证等信息,不销售无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的产品。四是电商平台经营者应督促平台内经营者在商品详情页面展示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强制性产品认证、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等有关信息,确保全面、真实、准确、及时披露。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提供优质产能——“有助于加速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

西安6月30日电 (记者 阿琳娜)中蒙俄医院管理国际论坛29日在陕西榆林召开,大会以“携手同行 命运与共”为主题,旨在推进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医院管理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绿电支撑算力可持续发展

在优化融资结构方面,会议要求,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